当正成语词典 赃污狼藉

赃污狼藉

zāng wū láng jí ㄗㄤ ㄨ ㄌㄤˊ ㄐㄧˊ

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
中书舍人于尹躬,其弟皋谟,~。 ◎唐白居易《败于尹躬洋州刺史制》

赃污狼藉 解释:

解释
  • 1.同"赃污狼藉"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赃污狼藉zāng wū láng jíㄗㄤ ㄨ ㄌㄤˊ ㄐㄧˊ
    1. 因贪污受贿而名声败坏,至不可收拾的地步。《魏书.卷八九.酷吏传.崔暹传》:「初以秀才累迁南兖州刺史,盗用官瓦,赃污狼藉,为御史中尉李平所纠,免官。」唐.白居易〈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〉:「中书舍人于尹躬,其弟皋谟,赃污狼藉。」

    赃污狼藉 出处: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武帝纪》:“长吏多阿附贵戚,赃污狼藉。”

    赃污狼藉 网络解释:

    百度百科

    赃污狼藉

  • 赃污狼藉,读音zāng wū láng jí,汉语成语,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出自 《三国志·魏志武帝纪》。
  • 赃污狼藉 详细解释:

    赃污狼藉

    【解释】指贪污受贿,行为不检,名声败坏。

    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武帝纪》:“长吏多阿附贵戚,赃污狼藉。”

    【示例】中书舍人于尹躬,其弟皋谟,~。 ◎唐白居易《败于尹躬洋州刺史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