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正成语词典 薰莸同器

薰莸同器

xūn yóu tóng qì ㄒㄩㄣ ㄧㄡˊ ㄊㄨㄥˊ ㄑㄧˋ
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。比喻善恶同处,恶者掩善。
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,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,留者仍蒙~之嫌。 ◎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三十八回

薰莸同器 解释:

解释
  •  谓香草和臭草同藏于一器中。比喻善恶好坏混杂在一起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薰莸同器xūn yóu tóng qìㄒㄩㄣ ㄧㄡˊ ㄊㄨㄥˊ ㄑㄧˋ
    1. 比喻善恶相混,好坏不分。宋.王柏《鲁齐集.卷七.上王右司书》:「愿执事审时度势,熟虑精思,薰莸同器决无久馨之理。」薰莸异器

    薰莸同器 出处:

    《孔子家语·观思》:“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类异也。”

    薰莸同器 网络解释:

    百度百科

    薰莸同器

  • 薰莸同器,读音xūn yóu tóng qì,汉语成语,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。比喻善恶同处,恶者掩善。出自《孔子家语·观思》。
  • 薰莸同器 详细解释:

    薰莸同器

    【解释】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物。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。比喻善恶同处,恶者掩善。

    【出处】《孔子家语·观思》:“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,尧桀不共国而治,以其类异也。”

    【示例】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,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,留者仍蒙~之嫌。 ◎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三十八回

    【近义词】黑白不分、是非不分

    【反义词】是非分明、泾渭分明

    【语法】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贬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