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正成语词典 胆战心惊

胆战心惊

dǎn zhàn xīn jīng 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ㄐㄧㄥ
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害怕
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三藏见说,又~,不敢举步。 ◎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三回

胆战心惊 解释:

解释

胆战心惊 dǎnzhàn-xīnjīng

(1) [horribly frightened;be panic-stricken;have one's heart in one's boot] 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

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,不敢举步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(2) 亦作“胆颤心惊”
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ㄉㄢˇ ㄓㄢˋ ㄒㄧㄣ ㄐㄧㄥ
  1. 形容十分害怕。元.李文蔚《圯桥进履.第一折》:「諕的我胆战心惊魂魄消。」《通俗常言疏证.心意.胆战心惊》引《元人神奴儿剧》:「好著我胆战心惊。」也作「胆惊心颤」、「胆颤心惊」、「心惊胆战」、「心惊胆颤」。不寒而栗,毛骨悚然,心惊肉跳

胆战心惊 出处:

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
胆战心惊 网络解释:

百度百科

胆战心惊 (汉语成语)

  • 胆战心惊,成语。战:通“颤“ 发抖,哆嗦。形容非常害怕。出自元·郑光祖《刍梅香》第三折:“见他时胆战心惊,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。”
  • 胆战心惊 详细解释:

    胆战心惊

    【解释】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
    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
    【示例】三藏见说,又~,不敢举步。 ◎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三回

    【近义词】胆颤心惊、面无人色

    【反义词】镇定自若、满不在乎

    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害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