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正成语词典 口燥唇干

口燥唇干

kǒu zào chún gān ㄎㄡˇ ㄗㄠˋ ㄔㄨㄣˊ ㄍㄢ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口渴、焦灼或说话过多
燥:干。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

口燥唇干 解释:

解释
  • 1.亦作"口干舌燥"。亦作"口干舌焦"。 2.形容口渴﹑焦灼或说话过多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口燥唇干kǒu zào chún gānㄎㄡˇ ㄗㄠˋ ㄔㄨㄣˊ ㄍㄢ
    1. 形容口渴、焦灼或费尽口舌。汉.无名氏〈善哉行〉:「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」也作「口干舌燥」。

    口燥唇干 出处:

    三国·魏·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
    口燥唇干 网络解释:

    百度百科

    口燥唇干

  • 口燥唇干,读音 kǒu zào chún gān,汉语成语,释义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善哉行》
  • 口燥唇干 详细解释:

    口燥唇干

    【解释】燥:干。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

    【出处】三国·魏·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
    【近义词】口干舌燥

    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口渴、焦灼或说话过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