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正成语词典 东涂西抹

东涂西抹

dōng tú xī mǒ ㄉㄨㄥ ㄊㄨˊ ㄒㄧ ㄇㄛˇ
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胡写乱画
涂、抹:原喻从事文辞。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。
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,~的,闹了多少时候,还学不会呢。 ◎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七回

东涂西抹 解释:

解释
  • 1.谓妇女用脂粉打扮。 2.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,曾策瘦马赴朝。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,前导责逢回避,逢笑,遣人答曰:"报道莫贫相!阿婆三五少年时,也曾东涂西抹来。"见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。本以妇女装饰为喻,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。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。 3.胡写乱涂;轻率下笔。 4.比喻不从根本着手。
  • -----------------
    国语辞典
    东涂西抹dōng tú xī mǒㄉㄨㄥ ㄊㄨˊ ㄒㄧ ㄇㄛˇ
    1. 从事写作者的自谦语。宋.吴潜〈八声甘州.任渠侬〉词:「何事东涂西抹,空遣鬓毛稀。」

    2. 随处乱写乱画。《精忠岳传.第七○回》:「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,最喜东涂西抹,想必是他写的。」

    东涂西抹 出处:
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报道莫贫相!阿婆三五少年时,也曾东涂西抹来。”

    东涂西抹 网络解释:

    百度百科

    东涂西抹

  • 【同韵词】束蕴请火、言必信,行必果、锐挫气索、言行信果、传风扇火、蹈赴汤火、多历年所、福兮祸所伏,祸兮福所、真金烈火、瞭如观火
  • 东涂西抹 详细解释:

    东涂西抹

    【解释】涂、抹:原喻从事文辞。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。

    【出处】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报道莫贫相!阿婆三五少年时,也曾东涂西抹来。”

    【示例】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,~的,闹了多少时候,还学不会呢。 ◎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七回

    【近义词】东抹西涂、擦脂抹粉、胡写乱画

    【反义词】一丝不苟

    【语法】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胡写乱画